2024年6月26日-29日,莆田学院工艺美术学院“微光‘童’行”社会实践队走进莆田市新度镇大坂小学,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艺术热情,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支教活动,点亮了乡村小学孩子们心中的艺术梦想,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为大坂小学注入了新的艺术氛围。

此次支教活动旨在通过艺术教育的形式,为乡村小学的孩子们带去美的享受和艺术的熏陶。为了让孩子们在欢乐的氛围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了解和体验传统手工艺,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社会实践队成员们在几天内精心为三四年级的孩子们设计了多种生动有趣的艺术课程。
暖暖彩笔,浓浓支教情深
在绘画课上,实践队首先为孩子们展示了各种绘画作品,讲授基本绘画知识和技巧,让孩子们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和无限可能。随后,他们开始手把手地教授孩子们,从中国梦、夏天及动物等主题进行绘画,从基础线条的勾勒到色彩的搭配,再到画面的构图和表达,每一步都耐心细致地指导。孩子们对绘画课程表现出了极高的兴趣和热情。他们纷纷拿起画笔,在纸上尽情挥洒,五星红旗、镰刀斧头、天安门、沙滩、海边的美景等一个个视觉元素鲜活地展现在画纸上。五彩斑斓的颜色,大胆抽象的笔触,错落有致的线条,一幅幅主题鲜明的作品,逐渐展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风格。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不仅学到了一些绘画技巧,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创作中培养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了对美的感知和理解。

树叶做笔,巧手艺绘童心
在树叶贴画课上,实践队为小学生们带来了各种形状和颜色各异的树叶,并耐心地向孩子们讲解了“树叶贴画”的制作技巧和方法。孩子们在志愿者们的指导下,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深浅搭配、叠放粘贴,将树叶拼贴成了各种形态生动的画作,有的是美丽的风景,有的是可爱的动物,更有的是充满童趣的梦幻世界。

趣味扎染,传承非遗文化
在扎染课上,实践队为孩子们带来了非遗扎染课程。首先,志愿者们向孩子们介绍了扎染的历史渊源和制作过程,让他们对这项古老而精湛的手工艺有了初步的了解。接着,实践队的成员们详细讲解了扎染的基本技巧,包括材料的选择、颜色的搭配、捆绑的方法等,并现场演示了如何制作一幅扎染作品。接着为孩子们分发美工颜料、橡皮筋、夹子等道具,他们按照讲解步骤,根据自己的创意去折叠、扎线、染色。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参与其中,巧妙地运用不同的捆绑方法,将自己的创意和想象融入其中,将扎染技艺发挥得淋漓尽致,让这古老的艺术扎根在孩子们的心中并得到传承和发扬。


弘扬国粹,共绘趣味脸谱
在脸谱课上,实践队为孩子们科普了京剧知识,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重要元素之一,以其独特的色彩和图案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课堂上,实践队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了脸谱绘画的基本知识,包括脸谱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不同脸谱的寓意和表现形式。详细讲解了脸谱的绘制技巧,包括线条的勾勒、色彩的搭配和细节的处理等。最后,实践队的成员们和孩子们一起动手实践,他们用丰富多彩的颜料和创意十足的想象力,绘制了各种形态各异的脸谱,手上的脸谱仿佛成为了他们内心世界的一面镜子,每一幅脸谱都透露出不同的个性和情感。


纸艺飘逸,剪出精彩暑假
在剪纸课上,实践队向孩子们介绍了手工剪纸的历史渊源和技艺要领,并亲自示范如何剪纸。孩子们在实践队的成员们的指导下,动手尝试剪出了各种形态各异的剪纸作品,有的是寓意吉祥的动植物,有的是美丽的花鸟图案,更有的是充满传统文化特色的民俗图案。剪纸艺术不仅仅是一种手工技艺,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方式。通过剪纸,孩子们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此次工艺美术学院的支教活动为乡村小学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了解艺术、热爱艺术的窗户。通过多种艺术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热爱。孩子们纷纷表示,他们非常喜欢这样的课程,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今后,学院将与大坂小学长期合作,定期前往开展系列艺术课堂支教活动,继续为乡村美育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