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美术学院教师翁东迪的年画作品《鼓乐欢歌》、李继成的雕塑作品《暗夜星火》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展览。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以下简称全国美展)五年一届,是我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强的全国性美术盛事,由文化部、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代表着社会的主流审美评判,因此全国美展在国内备受专业人士关注。
翁东迪的年画作品《鼓乐欢歌》创作历时一年,作品表现了湄洲女演奏十音八乐庆元宵的场景,通过年画的形式,利用平面化的造型及独特的民间色彩来体现莆仙民俗活动的欢庆盛况,把妈祖文化和非遗文化紧密结合。
记者:老师您的作品已经不是第一次入选全国美展了,这次入选的作品与之前的作品相比有没有一些特别之处?您的艺术灵感来源于什么?
翁东迪:我的作品入选过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美展,这是第四次入选。时隔十年,我的作品不管是画面的分割构成、平面化的造型、还是主观的色彩表现,较之以前的都更加成熟。我的艺术灵感主要来源于身边生活中的文化空间,特别是家乡的民俗文化活动给我较深的触动,从中吸取了创作的灵感,这次作品就是表现湄洲女演奏十音八乐庆元宵的场景。
记者:在这些年中,您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翁东迪:在创作过程中最大的困难莫过于创新问题,这是个永恒的话题,每个艺术从业者在自己的艺术生涯中都在不断地寻求新的艺术形式,希望推陈出新,创立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我也不例外地陷入这样的困境。我最大的收获是能在纯粹的色彩世界里徜徉,干着自己喜欢的事,享受艺术带给我的快乐。
记者:您是否有崇拜的艺术大师,他们是谁?给您什么启发?
翁东迪:当然有,我比较喜欢后印象派、野兽派的一些大师,如梵高、高更、马蒂斯等。不管是他们大胆主观的艺术风格,还是对艺术创作的执着态度都对我有着深刻的影响。从他们的艺术风格中如单纯的线条、夸张的造型、强烈的色彩,这些富有装饰感的画风,让我的创作思维得到了启发和熏陶。
记者:艺术创作有性别差异吗?女性在艺术创作上与男性有什么不同?
翁东迪:我个人认为艺术创作是有性别差异的。主要是女性与男性在对世界的感知和认识上是不同的,再者女性特有的对色彩的敏感,对事物的感性认识,造就了具有女性意识的艺术作品,这样的作品在艺术创作的表达上与男性的作品就有着截然不同的鲜明个性。
李继成老师这次的入围的作品叫《暗夜星火》,是以东北抗日联军中的主要人物,赵一曼、杨靖宇等为原型创作的一个红色题材的作品。
记者:您这次的作品的创意是来自什么地方?
李继成:因为我是来自辽宁,从小对东北抗联的故事有着深刻的印象。抗日时期的东北是比较黑暗的,而这些英雄们象征着一个希望,正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东北抗联的英雄们给了东北人民抗战的希望和动力。
记者:您的作品是由三个人物、一匹马组成,有什么寓意吗?
李继成老师:从作品的内容上没有什么寓意,他只是选取了三个主要人物,根据构图和美术创作的疏密关系来进行的一个安排,艺术创作不会以一个故事的形式来表现,要表现典型人物的典型特征。美术创作是不同于音乐、戏剧的一种表现形式,雕塑表达的只是一个瞬间,给观众的只有一个画面感。通过典型人物的经典形象通过某一个点来传达一个比较大的事件,以小见大,传达一些内容。
记者:您对于这次入选全国美展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李继成老师:我希望能够再接再厉,全国美展在美术界有着很高的地位,学院里动员充分,老师们也比较重视,很早就开始了创作和准备,很感谢院里领导的支持,在后勤方面有了保障,让我能够安心的进行创作。
工艺美术学院记者团 郑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