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团学动态 > 正文

【新时代文明实践】大手拉小手,种下民族团结的种子

时间:2024-03-23 浏览量:


莆田学院新闻网讯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手挽着手,肩并肩,一起创造如石榴花般红火的日子。”3月23日,管理学院“布谷鸟”青年志愿服务队赴海星村,为洋留守儿童上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主题课堂,让民族团结的种子扎根在青少年心中。活动由管理学院团委、莆田学院管理学院“布谷鸟”青年志愿服务队联合共青团涵江区委、涵江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海星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共同开展。

图为志愿者在为孩子们讲解民族文化知识。

“在中华大地上,每一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传统,这些文化和传统就像一朵朵绚丽多姿的花朵……”民族文化宣传教育课堂上,管理学院各民族学子倾情化身志愿者“小老师”,声情并茂地为孩子们讲解各民族的文化传承与传统民俗,带领孩子们深刻体会各民族文化的“独特美”与“共融美”。

随后,志愿者与孩子们热情互动,用七彩的颜料共同绘就充满各民族元素的“团结涂鸦画”,在“你一笔我一画”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小朋友你看这里,这就是傣族的民族服饰,我们刚刚一起上色的孔雀图案,在傣族人民心目中是吉祥、美好、幸福的象征……”志愿者一边陪伴孩子们完成涂鸦画,一边介绍着涂鸦画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寓教于乐,润物无声。

图为志愿者与孩子们一起完成涂鸦画。

图为志愿者与孩子们一起DIY。

在阳光明媚的活动室外,志愿者携手洋留守儿童们一起制作可以“发芽开花”的纸。“种子纸是一种特殊的手工艺品,将纸浆与植物种子混合在一起,还能对纸张进行涂鸦,既能发挥创意,也能正常播种,象征着寄托美好与希望……”志愿者耐心的与孩子们解释种子纸的做法,鼓励孩子们动手实践,发挥创造。“我想给种子纸画上刚刚学习到的各民族文化元素,跟这些种子一起发芽、开花!”志愿者与孩子们“大手牵小手”,在欢声笑语中共同感受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用青春志愿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图为志愿者在为孩子们讲解种子纸的制作步骤。

图为志愿者与孩子们一起制作种子纸。

图为志愿者与孩子们一起展示作品。

图为志愿者辅导孩子们写作业。

图为此次志愿者与孩子们合影。

当天,“布谷鸟”志愿者还为孩子们解答学习中产生的问题,并对孩子们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帮助孩子们成长与发展。此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志愿实践服务活动,加深了洋留守儿童对各民族文化的认识,增强了动手能力,丰富了课余生活,为志愿者与洋留守儿童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互动交流平台,让青少年深切感受到“民族团结一家亲 石榴花开幸福来”的中国温度。

管理学院记者团 郑梨斌 何欣宜

2024年3月23日


学院地址: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紫霄东路2121号(莆田学院紫霄校区中2号楼) 

院办电话:0594-2680660

版权所有 管理学院 © Copyright 2009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