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廉臣,千古留名,万世流芳。宋代名臣蔡襄的一生,廉洁勤政,忠国惠民,其精神横贯古今。”5月22日上午,一场精彩生动的“青言青语,共话清廉”圆桌派在莆田学院红色驿站党建书屋举行。师生代表围坐在圆桌旁,别出心裁地以“圆桌畅谈”形式,引导毕业生廉洁从业,传递“青年+清廉”的青春最强音。莆田学院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朱秀兰,管理学院第五党支部书记、团委书记曾丽青和各专业毕业生代表一起互动交流。
“大家了解管理学院教学楼名为‘蔡襄楼’背后的故事吗……”本期圆桌派的主持人张宇一落座,便以一连串的反问轻抛观点,引导师生代表围绕“青年”与“清廉”这一主题开启畅谈模式。

“北宋一代廉吏蔡襄,莆田市仙游县枫亭镇人,他为官37载,始终一心为民、清正廉洁、刚直不阿、政绩显著,其廉政主张和监察思想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朱秀兰分享道,“学校为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用莆田历史文化名人给各个教学楼命名,管理学院所在教学楼命名‘蔡襄楼’……”大家认真聆听教学楼命名背后的故事,从中了解蔡襄忠贞为国、惠政为民、公正廉明、勤政有为、青史留名的生平事迹,接受了一次生动的廉洁文化教育。

为了让大学毕业生廉洁文化教育的“打开方式”更加生动,管理学院不断创新载体和形式,以青年人喜闻乐见的圆桌派轻松聊天互动来说清廉话题,主题严肃,形式活泼。在一来一回的互动中,师生代表通过举例历史廉洁人物、分享身边清廉故事、剖析违法违纪典型案例等等,交流新时代青年该如何防腐拒变、该如何净化八小时外“三圈”、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问题,引导毕业生夯实清正廉洁思想根基。

“蔡襄大公无私、刚正不阿、忠国惠民以及清正廉洁的好家风至今不断传承,现如今依然潜移默化影响着当代青年。”来自贵州省的彝族毕业生党员陈慧琳分享了阅读《蔡忠惠集》的心得体会。“蔡襄忠国惠民、勤政廉明,是我们新时代青年学习的廉政楷模。今后,我会铭记母校教诲,廉洁自律、遵纪守法,将廉洁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崇廉尚廉。”
上好“清廉第一课”,要从精准把握毕业生需求开始。莆田学院管理学院坚持育人效果导向,突出“清廉第一课”教育活动供给与毕业生需求的精准匹配,突出莆仙文化特色,挖掘廉洁文化素材,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立德书院,突出人才培养“五育并举”的重要一环,以“廉洁润初心 铸魂担使命”为主题,为2023届毕业生量身订制了一套体系化、沉浸式的“毕业生清廉教育套餐”。

这套清廉教育“套餐”涵盖“六个一”主题活动,即一场“青言青语,共话清廉”圆桌派;一场“青说青廉”主题脱口秀;一场“诗心润廉心、启程向未来”廉洁诗歌主题品读会;一次“廉洁从业 勿忘初心”主题党日活动;一场廉政警示教育片《永远吹冲锋号》展演;一场“手绘廉洁、心存清风”主题书签制作活动。曾丽青介绍,学院注重加强“青”廉文化宣传,围绕“青年+清廉”,用青年人喜闻乐见的学廉活动形式,在寓教于乐中涵养清风正气,让青年在相对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廉洁文化,更好地学廉、崇廉、知廉、践廉,时刻绷紧清正自律的思想之弦,成长为有定力、有担当、有底线的新时代好青年。
青年强,则国家强。朱秀兰表示,管理学院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将廉洁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价值引领与道德涵养的基本着力点,抓住毕业生即将入职这一关键时期,通过精准化需求摸排、体系化教育内容设置、多样化教育活动浸润,打造立体化清廉教育“套餐”,优化廉洁文化产品供给,推动“清廉第一课”入脑入心,从源头上筑牢“廉洁入职关”,引导学子走好人生路。
公共管理专业毕业生许雅妮接受采访时表示,感谢学校为我们上了一堂有特色、接地气的廉洁教育课,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会谨记母校教诲,将“廉”字铭记在心中,不忘初心,严守党纪国法;廉洁自律,坚守道德底线;爱岗敬业,竭力奉献社会。
管理学院记者团 尤梓怡 杨思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