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住运河洗天青,闽山闽水物华新……今天我为大家讲述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和福建的故事。”7月2日晚,涵江区国欢镇沁西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会议室内座无虚席、气氛热烈。莆田学院管理学院第五党支部、团委“小红团”志愿服务队、“布谷鸟”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大学生党员周鑫涛正为在场的沁西村党员群众娓娓讲述《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一书中的动人故事,与该村党员群众一起过了一个别样的主题党日活动。

图为《闽山闽水物化新——习近平福建足迹》主题党日活动现场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福建工作了17年半,开创性地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理念、推进了一系列重大实践。八闽大地的山山水水和父老乡亲,总书记始终牵挂在心。”宣讲现场,周鑫涛同学以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三进下党”的记叙为引,讲述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三进下党、七下晋江、牵挂困难群众、木兰溪畔水安澜等故事,深入浅出,用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开创的理念创新和实践探索,送到党员群众心间。


图为党员干部、群众认真阅读《闽山闽水物化新——习近平福建足迹》
活动中,沁西村党员干部群众看得认真、听得仔细,现场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乡村振兴需要精神动力,理论宣讲需要青春力量。这场主题党日活动与大学生一起学习交流《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很新鲜,也很给力。”沁西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村支部书记姚建兴激动地表示,《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为党员更好地尽职担当作为,提供了鲜活的学习典范,是党员们干事担当的动力源泉。作为一名社区党员干部,必须带着责任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开创的宝贵思想财富、精神财富和实践成果,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校地共建”行动。莆田学院管理学院团委书记、学生党支部书记曾丽青介绍,开展《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系列宣讲,是将理论学习、宣传宣讲、文明实践服务、暑期“三下乡”深度融合的有益尝试。大学生党员以基层党员、基层群众、社区志愿者等不同受众、不同主题为切入点,通过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相结合、与服务人民群众相结合、与生活中的鲜活例子相结合进行有针对性宣讲,推动学习走深走实,入脑入心。同时也让大学生在参与宣讲过程中,接受深刻的思想教育和全面的精神洗礼,进一步强化在青春赛道上奋力奔跑的责任担当。
管理学院记者团 杨思睿
2022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