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学院新闻网讯 为进一步关心我校少数民族学生,了解其学习和生活需求,促进各民族同学交流,11月4日下午莆田学院于在紫霄校区中2教学楼308会议室举行“民族团结共进步,时代华章齐书写”座谈会。本次少数民族座谈会由管理学院、莆田学院“同心结”辅导员工作室承办。学生处副处长蔡志坚、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朱秀兰、同心结辅导员工作室成员出席座谈会,来自各学院的32名少数民族学生代表参与会议。

图为同学们分享民风民俗。杨思睿摄
聚民族特色,赏各家风采
随着主持人向在场师生介绍中国现有的民族政策后,会议渐渐拉开了序幕,在民风民俗分享环节,来自藏族的191公管米玛央珍用一段视频带领现场师生一起感受家乡西藏一百年来的变化,并介绍道近年来,西藏在党的领导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下,教育上得到广泛普及,青藏公路、铁路,航运等交通条件的发展使得进出西藏更加便利,同时,也大大地促进了西藏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她期望西藏能在党的领导和各族人民的互帮互助下能继续更好发展的下去。
“最具有特色的是‘三月三’,这个节日,大家都会聚在一起,在寨子中央的踩歌堂,侗族同胞会手牵着宾客一起紧围大木鼓和芦笙跳起团圆舞。”来自侗族的姑娘人力212的邰东倩介绍完特别的节日后,为了大家更能体验到侗族的精彩文化,以视频的方式,展示了侗族人民的别样建筑、古朴服饰、精致刺绣、载歌载舞等多种侗族风俗。
图为旦增龙多与韦贞贞一同展示藏族文字。 杨思睿摄
图为韦贞贞书写“风调雨顺”。周一琳摄
文字书团结,语言汇祝福
在民族文字和语言展示环节,人力192旦增龙多,将准备好的书法展示给在场的师生观看,用特别的藏文文字写下,“热爱生活,忠于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扎西德勒”(吉祥如意)”,表达他对家乡、对祖国最美好的憧憬。来自壮族的人力191韦贞贞同学在现场挥洒自如,“风调雨顺”古壮语四字,笔迹娟秀工整获得在场师生的一致好评,用风调雨顺寓意中国繁荣昌盛,希望各族人民的友谊能够枝繁叶茂。同时,为了大家能更清楚地体会到不同民族语言文化的魅力,各少数民族学生特意录制了视频,用特别的语言,独特的腔调献上他们对祖国各族人民团结进步美好的祝愿。
图为蔡志坚发表讲话。 杨思睿摄
观赏完视频,莆田学院学生工作处副处长蔡志坚表示,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是每一位青年大学生所要肩负的重担,同学们身穿民族服饰,对自己家乡民风民俗进行介绍,展示民族的语言和文字,让在场师生叹为观止,也让携手同行,守望相助的民族思想和民族团结的信念更为坚定、更加深入人心。
图为少数民族学生代表载歌载舞。 杨思睿摄
座谈会最后,带有少数民族风情韵味的歌声响起,各少数民族学生代表手拉着手,迎着歌声,踏起了舞,衣摆的挥动,身姿的摇曳,旋转,转动,摇摆,舞转回红袖,满堂开照曜,豪迈中带着潇洒,精彩绝伦的表演,将会议推向了高潮,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为他们欢呼,鼓掌,雀跃。
会议渐进尾声,师生们移步一楼台阶处,合影留念,本次少数民族座谈会展示了不同民族的文化风采,坚定了同学们携手共进,团结进步的信念,也促使同学们形成了互帮互助的团体意识,让莆院师生一齐为各民族为团结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管理学院记者团 杨思睿 周一琳
2021年1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