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海龙,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护师,2019年毕业于莆田学院护理系,怀揣热忱投身护理事业,在多个岗位发光发热,从基层护士成长为科室骨干,一路用精湛医术、暖心关怀诠释护理精神,留下诸多感人故事。
白衣逆行,千里驰援战疫情。2020年初,新冠肆虐武汉,医护告急,他听闻组建援鄂医疗队的消息,第一个递交了“请战书”,毅然决然奔赴抗疫最前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光谷院区重症监护室。防护服密不透风,闷热潮湿,结束时衣衫早已被汗水浸透,双手被泡得发白起皱,脸上深深压痕与破溃伤口,可姚海龙打趣说这是“战疫勋章”。身体上长时间的不适丝毫没影响到他,护理操作依旧精准高效:为患者吸痰、上呼吸机此类高风险操作,他精准娴熟,分秒必争,全力维持患者呼吸顺畅;遇患者生命体征骤变,迅速配合医生抢救,递器械、做记录、调参数,一气呵成。
(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光谷院区重症监护室工作)
工作间隙,他化身“心理疏导师”。有名年轻患者病情反复,陷入绝望,甚至拒绝治疗,姚海龙拉着他的手,轻声分享康复案例,还联系其家人视频通话,一点点燃起患者求生欲;他还在防护服背后写上励志话语,给整个病房注入正能量。
白衣执甲,重症战场搏生机。专业技能上,姚海龙堪称“尖兵”。ICU设备复杂、病情凶险,生死常在转瞬之间。一次,患者突发心搏骤停,仪器瞬间警报大作,姚海龙迅速反应,精准定位实施胸外按压,每一下都沉稳有力,严格遵循急救频率;配合医生气管插管时,他提前备好器械,双手递物敏捷无误,整个流程紧凑高效,为后续抢救争取到宝贵时间,成功将患者从死亡线拉回。业余时间,他也不松懈,钻研复杂仪器操作,苦练急救本领,只为关键时刻不掉链子。

(参加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带教老师竞聘活动)
在护理细节把控上,他无微不至。深知重症患者长期卧床极易引发压疮,他自制翻身时间表,按时为患者轻柔翻身、按摩;为昏迷患者口腔护理,特制柔软纱布刷头,轻柔擦拭,防感染还让患者舒适;每班交接,他的护理记录翔实精准,成同事参照范本。
白衣飞侠,风驰电掣抢速度。2024年听闻医院要牵头筹建120站点,毫不犹豫地递上了“请缨书”。为了让同事迅速上手这些“高精尖”设备,姚海龙自制图文并茂的操作手册,将复杂步骤拆解为一目了然的图示;录制设备操作视频,边演示边讲解注意事项;还精心准备“故障锦囊”,罗列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为急救设备顺畅运行筑牢防线。反复打磨出诊流程,精简担架员与医护交接流程,消除无谓等待;规范车内急救分工,各司其职、高效协作;设立限时出车制度,从接警到发车严格控制在3分钟内。每晚复盘当日出诊,剖析延误症结,持续改进。起初有同事抵触烦琐流程,姚海龙耐心劝解:“每个环节快一秒,患者存活概率就多一分,咱们的严谨是在救命!”
(第二医院120现场救治能力再培训活动)
午夜时分,警铃骤响打破寂静,姚海龙瞬间弹起冲向救护车。事发老旧小区,楼道狭窄昏暗,患者心梗发作、瘫倒在地,痛苦呻吟。姚海龙背着沉重急救箱,几步并作一步冲上楼,就地迅速评估病情,精准为患者服下硝酸甘油,娴熟完成心电监测、吸氧、静脉穿刺,一系列操作行云流水;担架转运时,空间局促,他小心调整姿势,谨防患者二次损伤,额头豆大汗珠滚落,却目不斜视,争分夺秒将患者平安送达医院。
一朝励志从医,终身无怨无悔。毕业以来,姚海龙始终铭记校训“厚德博学,慎思笃行”,始终铭记护理学院院训“慎独仁爱,笃学精技”,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用仁爱情怀,精湛技术,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在临床护理的道路上,赢得了病人的认可与尊敬。
(护理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