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方水土成就了她——优秀校友黄秀霞

作者: 时间:2025-03-17 点击数:

黄秀霞,九零年毕业于仙游师范学校。步入教坛三十多个春秋,正是基础教育改革风涌浪起的阶段,凭着自己对教育教学的热衷,关注教改,不断充电,勇于实践;凭着简单的崇知崇美崇敬的为人哲理,一字一板地教孩子学习,教孩子做人,又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教书育人的微薄经验及时传递给同行,与同事们一道分享“教书育人”的那份苦与乐,从而赢得学生的喜欢及家长的信任,也赢得同行的支持和领导的认可。但她时常提醒自己:教书育人的路上没有永远的技法,只有不断地逾越自我,才能让微笑永伴平凡的教坛。

一、 感恩有您  仙师沃土

 1987年9月,她,一名怀揣大学梦的初中生迈进仙游师范,心里五味杂陈。可是进了师范,她才发现自己满口地瓜腔,满纸蚂蚁字,不知文章从何落笔,不知数学算理从何道出……音乐美术更是一窍不通。在师范的“头脑风暴”中,学校领导老师们一次又一次地教导他们:在师范要扎实基本功,将来要成为小学教育中的多面手,学校需要你们教哪一科,你们就能教哪一科。

师范三年,这一批初中学生像一年级的学生一样,从ɑoe开始学拼音,从“永”字开始学笔画,从《小公鸡和小鸭子》开始学朗诵,从123开始学识谱……仙游师范这方沃土培育了那一代的初中生成为中师生,踏上莆阳大地,耕耘兴化教育之土地。她能从容行走小学三尺讲台,由衷感恩师范一位位良师诤友。

二、钟情教坛 且行且思

钟情小学语文专业,坚守教学第一线。在师范时,她的恩师常向学生们念紧箍咒:毕业前五年,是教学生涯的关键,必须学习请教,再学习再请教!担任小学低中高年段语文等教学任务,她虚心拜师请教,谨记老师傅的教导——“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并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思考,参与省市县级观摩研讨,并付予课堂实践。1993年参加原莆田县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比赛获得一等奖。1994年在莆田市教育局“教坛新秀”现场赛中被评为市首届“教坛新秀”。1995年承担省级语文教学观摩活动,在当时有机会与省级专家进行近距离交流研讨。

三、辛勤耕耘 团队共生

随着时光的流逝,她对语文教学的思考有了质的提高,她更加积极投身课程改革,尤其对“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教学”“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力”“如何供助语文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孩子的生命奠基”等问题,都进行一一思考。为了解开这些问题,她利用课余时间广泛阅读教育杂志,自学教育专业理论,认真对待各级培训,领悟最新的教育理念,逐渐更新育人观念。在这过程中,她与拱辰中心教研团队共生长,打磨教例,观摩参赛。从2003年8月2014年9月担任教导期间,打磨优质课6人次在市区获一等奖。拱小一大批语文和品生社的青年教师在团队中迅速成长。这期间,她自己也成长为莆田市骨干教师 、市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市中小学教坛之星。

四、研训融合 引领进步

她从一线教师走向管理岗位,深深地体会到:一线教师的工作负荷重,盲目性也大,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能,让他们乐而不疲呢?于是她勤于研训 甘当团队领头雁。

1.直面教育理念 开辟专题讲座

她负责拱辰中心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每一次决不匆匆走过场,而是认真总结一年中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之后开辟与之相关的课题,并一直以此为阵地,与新课程共成长。自02年课程改革之初至2024年春,她共开辟18个专题讲座:有指向文本解读的《寻根会文 把握目标》,有指向表达的《习得语言 学习表达》和《小学中年级习作教学心得拾零》,有关注教师成长的《从个体发展走向团队共生——小学语文老师专业成长之路》,有指向群文阅读的《小学阶段多文本阅读教学拾零》,有指向整本书阅读的《一篇课文·一本书》《把握课内 走向课外——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关于“语用”的几点思考》……

2.主持教育科研  推进课改进程 

课改专家钟启泉对教师专业成长强调教师是“反思性实践家”,他阐述道:单纯的经验积累并不意味着教师的顺利成长和成熟,课堂教学研究才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功。行走拱小小语课堂,她提出“教师作为研究者决策者践行者”理念,要求教师得用自己的眼光观察教育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思考教育教学中每一个光鲜的足迹,更要去思考遇到的每一个细小的问题,在不断研究中解决行动中的问题,历练成为师之道的金点子。

2004年,她根据农村学生实际知识的缺漏,在语文科中开辟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积累感悟运用的研究》课题,被莆田市进修学院立项为市级重点课题之一。2011.5-2013.4 她在市学科带头人培训期间,主持莆田市进修学院立项课题《小学生阅读整本书指导策略的研究》,对整本书阅读策略进行摸打滚爬,直至今日仍谜团重重。校本课程一直是教师们难啃的“骨头”, 2012.4~ 2014.5,她以大语文观理念作引领,主持省级校本课程课题《乡土教育资源开发与校本课程建设研究》,并带领课题团队编辑12册校本课程教材《乡土乡韵》,已在拱辰六校推广使用。2019.7-2021.12她主持省普教室课题《“教考融合”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建构的研究》等等。她与拱小的各学科教师一道,这一系列的课题研究中梳理并解决了课堂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也摸索出校本研训的一些门道。2015年12月,《以研促教 构建校本研修之特色》在长春师范大学区校长研训班上交流,得到教授的肯定。2023年12月《校本研修 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在荔城区“十四五”校长论坛活动中微分享,得到省专家点评。  

五、埋头钻研 逾越自我

2022版课程标准全面推出,2024年9月,与课程标准相匹配的统编教材陆续出来。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引领下的课堂正走向多元化,小学语文教学命题改革与初高中衔接,她与很多一线老师一样不适应,想着退休远离语文课堂,可课堂的千丝万缕仍是扯不断。她结合“语文课内阅读教学无用论”的疑虑,潜心阅读各刊物中关于语文学科评价理论,领会省普教室评价导向,研读市级统一使用的教辅材料,组织本中心语文老师座谈解读,以评价改革促课堂变革,确定“语文核心素养”为教学标杆,与教师一道在课堂中践行着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虽然力不从心,但仍与年青教师埋头钻研,力争在退休之前实现一点点的自我超越。

回首为师之路,有母校仙游师范给予的培育,有三尺讲台给予的实践,以拱小团队的相守共生,有时代改革的浪涌助力……其实,每一个人的成长不也是这样吗?感恩这方水土,感谢共同成长的每一个人!

 (基础教育学院 供稿)

 

Copyright© 2022 莆田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紫霄东路2121号(紫霄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