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莆田学院的菁菁校园,到周宁县礼门乡的广阔天地,优秀校友高坛玉用七年时光完成了从学子到基层干部的蜕变。这位曾经的班级团支部书记、学院学生团委副书记,如今以福建省周宁县委组织部干部的身份,在乡村振兴一线书写着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图为高坛玉校友工作照)
基层淬火炼真金,多岗历练显锋芒
2019年投身选调生行列后,高坛玉以"哪里有需要就扎根在哪里"的信念,在礼门乡开启多维历练:担任陈峭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时,她走村入户摸排民意,推动古村申报"中国美丽乡村"等省级荣誉;作为乡党建工作办公室主任,她创新发展模式,将组织生活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兼任组织干事期间,她严谨细致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两年内为基层组织注入多名新鲜血液。2021年6月,"全县优秀党务工作者"的荣誉称号,正是对她深耕党建的充分肯定。
产业联建破瓶颈,乡村振兴谱新篇
面对山区发展的桎梏,高坛玉协助组建"欣农富民"联村联社党委,创新实施"支部联建、产业联兴"机制,至2022年,已牵头流转土地约300亩,规模化轮种花菜、辣椒、茄子、玉米等高山蔬菜和粮食作物。联合社实现产值360万元,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约20万元。相关经验获《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专题报道,为山区联村共富提供了创新样本。
巾帼力量暖民心,服务民生见真情
作为乡妇联的一员,高坛玉将服务触角延伸到群众"家门口"。组建巾帼志愿服务队,开展助老扶幼、农技培训等活动。在她的推动下,礼门乡妇联荣获福建省"三百五有"活动达标乡镇称号。她撰写的多篇调研文章在《闽东组工信息》、周宁微党建等平台发表,用笔墨记录基层实践的生动图景。
荣誉背后见初心,砥砺前行再出发
两年的基层淬炼,高坛玉以优异成绩通过福建省选调生专项考核,个人事迹被多家媒体转载报道。但荣誉背后,是她走村入户磨破的鞋、加班加点熬红的眼、服务群众操碎的心。如今的她依然奔走在乡村振兴路上,用行动践行"把论文写在田野上"的誓言,用青春书写新时代选调生的使命担当。这位从莆院走出的基层干将,正用奋斗与奉献,在闽东山水间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乡村振兴答卷。
(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