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大学生宣讲赞》表演。 校团委青年媒体中心 谢珊婷 摄

图为讲解基础急救知识。 校团委青年媒体中心 谢珊婷 摄
莆田学院新闻网讯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月5日上午,莆田学院“小红团”志愿服务队于新文明实践站第一站——“东阳祠堂”开展“做文明有礼莆田人”文明宣讲活动。本次活动以“斯人已去犹忆影,雷锋精神代代传”为主题,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阳春三月,花红柳绿……”活动在主持人精彩的开场白中拉开了序幕。
宣讲团成员任伟涛作为首发成员,他的宣讲主题是《雷锋精神今何在》。任伟涛以奥运志愿者徐建朝等人的事迹为例,结合当下来讲述雷锋精神,通过举例一个个近在身边的案例,告诉观众雷锋精神就在我们身边,并呼吁大家在新时代一起“呼唤雷锋”。
紧接着,宣讲团成员施可蓉带来了题为《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的宣讲,带领观众进一步理解雷锋精神。她以螺丝钉喻人,讲述了当代基层干部的故事,生动形象地诠释了雷锋精神。从别样的角度,让观众深入了解忠于党和人民、舍己为公、大公无私的伟大“螺丝钉精神”。
在《道路千万条,交通第一条》的宣讲中,宣讲团成员苗世祥向在座分享了莆阳大地的交通变化,讲述了在这些变化背后交警支队成员们所做出的巨大努力,让观众深切感受到了莆田市交警支队的平凡和伟大。
三位同学的宣讲绘声绘色,触动人心,现场观众纷纷称赞叫好。
宣讲过后,莆田学院音乐学院的陈吉、李菁菁、彭伟、林慧玲四位同学带来了莆仙赞句——《大学生宣讲赞》。赞词通俗易懂,情真意切,引来观众的阵阵掌声,不少观众还用莆仙话“好啊,好啊”地应和着。一句句赞词里,无不传达着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彰显着莆田学院学子的青春风采。
值得一提的是,来自莆田学院护理学院的两名学生也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为观众们详细讲解了基础急救知识,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向观众介绍了海姆立克法和心脏复苏两种急救方法,并在现场进行演示。讲解内容简洁明了,生动形象。
活动结束后,音乐学院的陈吉同学表示,通过参加此次的“小红团”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弘扬了志愿服务精神,展现了自身的青春风采,还和同学们一起以“接地气”的方式宣传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非常有意义。
(校团委青年媒体中心 谢珊婷)
责任编辑: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