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学院新闻网讯 5月19日,文化与传播学院专题研究“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会议在弘文楼503室召开。会议由“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负责人吉峰主持,文化与传播学院部分党员教师参加了本次交流活动。
吉峰书记首先介绍工作室建设进展。作为福建省第三批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之一,按照教育部关于工作室的建设任务和建设标准要求,着力创新工作方法、创建平台载体,注重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立项以来,制定了工作室建设目标与工作措施。交流学科竞赛的指导经验,安排教师统筹大广赛等比赛的参赛流程,利用文传院楼栋的空间,举办成果展,展示广告系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的部分平面获奖作品,丰富了本科教学的评价模式,通过举办获奖作品展来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打造理论深度学习模式 创建学习型党支部样板》获得莆田学院2021-2022 学年党支部工作活动立项;组织任课教师多次研讨,群策群力,以《社会学概论》《广告学》为依托,将党建思政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支部书记吉峰指导学生获得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微视频类一等奖(全国仅18件);指导学生获得“鉴定跟党走,奋进新时代”福建省高校思政微课大赛一等奖;此外,在疫情期间,借助腾讯平台,为广告系新生开展在线入学专业教育,安抚新生情绪,引导大家进入学习状态。
当然,工作室建设目前还存在创新举措总结凝练不够、支部文化与典型案例挖掘不深、支部活动影响力有限等问题。研讨中,支部宣传委员张宁宁建议工作室建设要围绕支部文化建设,讲好教师党员学科故事,加强工作积累,扩大影响力。其他党员就如何开好党组织生活会以及吸纳高层次人才进党组织提出了具体想法。
据悉,文传院教工第三党支部作为福建省第三批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之一,自2021年至2024年,首个建设周期为3年。
(杜海阳)

图为文化与传播学院召开“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会议。 杜海阳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