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了确保实验室安全,提高突发事件处理能力,根据校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验室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信息工程学院成立实验室安全突发事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院长担任,副组长由实践教学中心主任担任,成员由各实验室负责人组成。
三、明确各实验室的责任人,各实验室的责任人应备有保卫处的值班电话及领导小组有关人员的联系电话,以便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及时上报和保持通讯联系。
四、根据各实验室具体情况,配备应急救援所需的设备、设施,保证各有关人员能熟练掌握使用。
五、实验室及实验楼通道应配备有应急灯及安全疏散标志,以便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及时疏散人员。电源总开关应有明显的标志,并确保应急救援人员能了解具体安装地点,以便发生事故时能及时切断电源。
六、根据各实验室具体情况,分析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制定切实可行的处置方案,并上墙公布。保证实验室工作人员及实验者都能清楚了解,以便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各负其责,及时、有序、有效地处置。
七、突发事件发生时,相关实验室负责人应在第一时间向院领导小组报告。院领导小组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紧急处置工作,并报告校领导小组。如果事态严重,有必要疏散现场人员的,应及时疏散现场人员至安全地点,并及时拨打报警电话;造成人员伤害的,应迅速抢救伤员,并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事态稳定后,及时保护现场。
八、火灾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1、发生火灾时,应迅速组织人员撤离现场,并迅速切断电源,防止事态扩展。具体的现场火灾应急处理预案:
2、院领导小组接报后,应立即向校领导学组汇报,并通知医疗、安全保卫及安全消防员等人员一起赶赴火场展开工作。
3、救护应按照“先人员,后物资,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进行,要有计划、有组织地疏散人员,救护人员要注意自身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4、根据火灾类型,采用不同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火灾大体分为四种类型:
A类火灾为固体可燃材料的火灾,包括木材、布料、纸张、橡胶以及塑料等。
B类火灾为易燃可燃液体、易燃气体和油脂类等化学药品火灾。
C类火灾为带电电气设备火灾。
D类火灾为部分可燃金属,如镁、钠、钾及其合金等火灾。
扑救A类火灾:一般可采用水冷却法,但对珍贵图书、档案应使用二氧化碳、卤代烷、干粉灭火剂灭火。
扑救B类火灾:首先应切断可燃液体的来源,同时将燃烧区容器内可燃液体排至安全地区,并用水冷却燃烧区可燃液体的容器壁,减慢蒸发速度;及时使用大剂量泡沫灭火剂、干粉灭火剂将液体火灾扑灭。对于可燃气体应关闭可燃气阀门,防止可燃气发生爆炸,然后选用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扑救C类火灾:应切断电源后再灭火,因现场情况及其他原因,不能断电,需要带电灭火时,应使用沙子或干粉灭火器,不能使用泡沫灭火器或水。
扑救D类火灾:钠和钾的火灾切忌用水扑救,水与钠、钾起反应放出大量热和氢,会促进火灾猛烈发展。应用特殊的灭火剂,如干砂或干粉灭火器等。
5、烧伤急救处理
(1)基本原则是:消除热源、灭火、自救互救。烧伤发生时,最好的救治方法是用冷水冲洗,或伤员自己浸入附近水池浸泡,防止烧伤面积进一步扩大。
(2)衣服着火时应立即脱去用水浇灭或就地躺下,滚压灭火。冬天身穿棉衣时,有时明火熄灭,暗火仍燃,衣服如有冒烟现象应立即脱下或剪去以免继续烧伤。身上起火不可惊慌奔跑,以免风助火旺,也不要站立呼叫,免得造成呼吸道烧伤。
(3)烧伤经过初步处理后,要及时将伤员送往就近医院进一步治疗。
九、用电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迅速切断电源,迅速抢救伤员,并保护现场;如伤员因触电而发生窒息,专业抢救人员又尚未到达时,应及时对伤员进行人工呼吸。具体的触电现场应急处理预案:
1.触电急救的原则是在现场采取积极措施保护伤员生命。
2.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救护人员不能用手直接触及伤员。使伤者脱离电源方法:
a.切断电源开关;
b.若电源开关较远,可用干燥的木橇、竹竿等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或带电设备;
c.可用几层干燥的衣服将手包住,或者站在干燥的木板上,拉触电者的衣服,使其脱离电源。
3.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就地仰面躺平,且确保气道通畅,并及时送医救治。
十、事故现场的恢复
1、需要保护现场的安全事故,在事实尚未弄清楚之前,事故现场由交由校保卫处负责保护。事故现场保护状态的解除,由校领导小组决定。
2、处于保护状态的事故现场,必须停止使用,与调查事故无关的人员不得进入。有关人员要进入事故现场,须经校领导小组许可。
信息工程学院
2013年8月28日